查看原文
其他

对话人文精神:以审美重建抵达“人之为人”的教育|優教育•教育思想力沙龙回顾

景凯旋 優教育
2024-08-26

柏拉图“审美阶梯说”阐释真正的美是超越了一般具体事物的美,是达到精神层面的理念美。面对现代社会工业发展所带来的人的感性与理性冲动分裂,德国哲学家席勒提出通过审美教育弥合这两种冲动,使自然人走向理性人,从而培养出美的心灵和健全人性的美育命题。“生命”是美育的具象根基所在,“意象”是美育的根本目的,“化育”是美育的基本样态。教育要看到人性深处和超越时代的存在。

当古典社会的桨声杳然远去,审美重建是当下教育的重要议题,我们该如何思考“人之为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重建个体心灵和群体信仰?在具有“超越性”审美体验中,我们体会到“大地上的山水”与“无数远方的人们”,进而从具象的美上升到理念的美,从自然人走向理性人,在追求恒定的价值中培养出美的心灵和健全的人性,培养出一个真正完整的人。

当我们回顾中国悠久的审美艺术传统,发现对宇宙自然之道的敬畏和生命价值意义的追求。中国诗歌里对困境的应答和对现实的超越,共同构成了中国诗歌的审美性,这存在于幽深处的审美体验,超越时间与空间,在有限与无限的张力下洞悉永恒的真理。

审美:看见“人”的存在

文/景凯旋(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教授)

柏拉图"审美阶梯说"阐释真正的美是超越了一般具体事物的美,是达到精神层面的理念美。面对现代社会工业发展所带来的人的感性与理性冲动分裂,德国哲学家席勒提出通过审美教育弥合这两种冲动,使自然人走向理性人,从而培养出美的心灵和健全人性的美育命题。"生命"是美育的具象根基所在,"意象"是美育的根本目的,"化育"是美育的基本样态,教育要看到人性深处和超越时代的存在。

阳春三月,《優教育》杂志社主办"对话人文精神:以审美重建抵达'人之为人'"主题沙龙,众教育人围坐杨柳拂岸的台城,与南京大学景凯旋教授共探在审美中看见“人”的存在。

美是反科学、反实用的

在英语中,美学被称作aesthetic,指感觉,所以,美是感性、直观和直觉的。

美首先是一望而知的形象,又是最难说清的意义。每个人对美的对象的感受都不一 样。不同人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经历,从而形成独特的人格特征。因此,美育不应是一种标准化的教育。

美不是实体,而是价值。它有别于艺术。艺术是制成品,而美的概念更大,包括了自然万物。一个小孩看见一只蚂蚁、一个石头、 一朵花开而感到新奇、高兴,这就是美。

美与科学是一种矛盾的关糸。科学需要重复验证。它和真理不一样,真理是信仰,无可争辩,美也是如此;而科学是对感官的怀疑。太阳东升西降是我们的直觉,"明天的太阳照样升起"充满了诗意的想象,在科学面前却不成立。所以,科学理念对艺术理念具有冲击性,每一步的科学发展都在降低人的身份,产生无意义性、无审美性。

而美是反科学、反实用的。"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当李商隐登上长安城北,心头涌起对人生的惋惜之情,叹生命有限,于是写诗直抒惆怅,表达对衰落的哀叹。实际上,当时离唐代结束还有将近半个多世纪,李商隐必不可预知唐代终结之时,他却可以从时代氛围中察觉到时局的变幻衰败,通过夕阳的隐喻传达伤怀。

科学和审美还有一个区别。科学知识是不断超越的,美则不存在超越。因此,现代文学的出现并不能取代古代文学的价值,它们在人类精神史上留下了同样重要的印记。

审美是价值判断

如果我们告诉孩子,月亮上没有桂树,没有嫦娥,只有一片荒芜的沙子,那么,孩子从中获得了科学的知识,却失去了天真的想象力,失去由想象而激发的创造力。怀德海说:"你理解了太阳、大气层与地球运转的一些问题,仍然有可能遗漏太阳西沉的余晖晚照。"生活是千变万化的,如果教科书只是教科学知识,那么孩子就不会感受到美, 美育是解决孩子精神上的需求。

康德在发现用理性证明道德的局限后,没有把历史概念引入道德哲学,而是转向审美判断。他说,随着时代改变,善的观念也会改变,因此他提出一个原则:"要只按照你同时认为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这就是现代人的道德法则,站在人的立场上来看这个世界,不以自身为基础,而是考虑他人的立场,即拥有共同世界的同感。审美正是获得此同感的最好途径。

自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起,无论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是以人的理性为出发点,但是,科学理性不能解释终极关怀, 即人的有死性问题。轴心时代的先秦人提出以立德'立功'立言而获得不朽,但如果只是依靠理性,人的有死性问题无法得到解决,人面对生死如同面对一片荒原,那么人的意志、人之为人的意义就将逐渐消失。

因此,审美是一种价值判断,它帮助人发现自身,回答人应当怎样生活。对科学界来讲,审美感也是那些伟大科学家们试图证明世界最终和谐的原因。汉娜•阿伦特在《过去与未来之间》一书的最后一章里谈到科学,她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的身份可能会遭到摧毁。这提醒我们,纯粹的科学知识不能解决人的身份问题,而这个任务却可以由审美来完成。

美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

柏拉图"审美阶梯说"认为,审美是一层一层递进的。首先是形体美,包括了自然美、人体美,它是有形、直观的;第二层是心灵美,也即伦理美;然后一步步从具体到抽象, 进入人的行为和制度美;继而是知识美;最后达到通往真理阶梯的最高层,即美本身——理念美。

何为理念美?远古人类生活在洞穴之中,背朝洞口,面朝洞壁,所见万物只是这个世界的一个影像,而非真实的世界;当少数人走出洞穴,方才看到了真实的世界——此即理念。这个观念影响西方哲学甚巨,比如黑格尔就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会饮篇》有言,最高理念的美构成了真理阶梯的最高一层,美"是那个在自身上、在自身里的永远是唯一类型的东西"。而《理想国》中,最高理念是善,"善的东西,同时也是美的",因此善是美的本质规定。康德循此观点,探讨从美、从艺术的路径,通往善与伦理。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西方一直把真善美看成一体,中国文化历来也以真善美之德性教育儿童。

美是如何发生的呢?柏拉图《斐多篇》说,美是灵魂对理式的回忆。我们教孩子读一首诗,不应当将诗拆解得七零八落,去解读主旨、解读字意,而是让孩子通过读诗自动勾起回忆,从而产生内心的感动和欢愉。文化是一 种集体意识,每个人心中都流淌着自己文化的血脉,这也是一种回忆。

美是直觉,是形象,它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杰出的文学家、诗人、画家等,正是因为发现了不被人看见的意义,留下了传世的作品。此即美的本质。

美的感受是什么?《会饮篇》写道,"这时他凭临美的汪洋大海,凝神观照,心中起无限欣喜,于是孕育无数量的优美崇高的道理,得到丰富的哲学收获。如此精力弥漫之后,他终于一旦豁然贯通的涵盖一切的学问, 以美为对象的学问"。亦如《文心雕龙》所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美是沉思。真正的审美就像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坐于山水间凝神反思,感受天地通融,而非当下赶集似的蜂拥而来,拍照而归。

康德认为,美是一种合目的性,美的存在 、世界的存在,是有目的的。美与崇高不同。美是无功利的直观的愉悦,是物我合一的感觉;崇高则是理性介入产生伦理观念的愉悦,是超越的感觉。

叔本华从生命意志的角度解释说,美是生命意志的暂时忘却,崇高是生命意志的破裂,而眩惑却是唤醒生命意志、审美的时候, 人是没有物质欲望的,眩惑即媚俗,它唤起人的欲望,所以眩惑不是美。大众社会需要娱乐来消磨时间,将美的事物变成商品,这种媚俗的艺术充满功利性,所以,真正的、严肃的美都是反现实功利的。

审美范例:诗歌

美包括很多类型,文学、绘画、音乐、建筑皆为美。我以中小学教育中最常接触的诗歌做例。

从审美角度讲,诗歌可分为两类,看不见人存在的和看得见人存在的。钱穆先生曾举陆游的诗句"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然后引《红楼梦》中的例子,香菱对这两句诗甚是喜欢,但林黛玉却道不好,因为诗的背后看不见人。但是,同样是陆游的诗,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中,虽也不见人,却有一种生活的元气油然而生,正是生命的体现。《沈园二首》怀念前妻唐琬,更是陆游泣血之作。

所以,诗歌不仅要美,而且要看得见人存在。经典诗歌之所以能反映并超越它的时代,引起千年以后读者的共鸣,正是因为它发现了人的存在。

审美的阶梯在中国古诗中不乏演绎,如陶渊明的《饮酒》诗,"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短短几句,从自然的外在美逐渐过渡到心灵美。"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想分辨的"真意",就是审美的最高层——理念美。

王国维有"无我之境”一说,它不同于"看不见存在",而是意指人的自我消融在美的对象之中,乃至忘记了一切,也忘记了自我的存在。是一种物我合一的优美。

优美是艺术的审美范畴之一,与之对应的还有壮美。高山、大漠、长河、落日,辉煌磅礴。壮美和西方美学里的崇高有所不同。崇高感往往产生于悲剧,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由恐惧而产生的心灵净化,但中国古代文学中很少有这种崇高的表达,更多是自然风景的壮美。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代王维的诗是优美的,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杜甫的诗则更多壮美,"丛菊两幵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他将现实生活的积淀和对生命的敬畏放于诗间,从审美阶梯来看,更接近最高理念层。

韩愈的诗从宏大的高山大漠自然风景里,开始有了人工美,有了日常生活美。例如《盆池》:"泥盆浅小讵成池,夜半青蛙圣得知。—听暗来将伴侣,不烦鸣唤斗雄雌。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数瓶。且待夜深明月去,试看涵泳几多星。"他从一个小小的泥盆里, 发现了更深的内涵,包含自然、道德和宇宙,也是一种从外在美到理念美的反映。

中国诗歌还有一种童稚的优美。"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首诗写于杜甫流落四川的草堂前,即便是他这样严肃的诗人,也会有孩童一般的喜悦,感受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宋代杨万里的诗则直接捕捉了孩童的天真,"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些充满天真喜悦的诗,也应当是小孩子所喜欢的,世界是一个课堂,我们到自然中间去学习。

好的教育是从具象到抽象

当今教育是无理性的竞争,学生普遍处于压力与焦虑的状态。但压力与焦虑并非来自功课,而是与成人社会相关。当家长的竞争变成孩子的竞争,孩子就产生了不该有的责任负担。如一名北大学生在日记里所写, "我从小到大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这是一个沉重的问题。

比较中美教育,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美国教育的问题是太强调实用主义教育、以玩代替知识,中国教育则是实用主义教育和以知识代替玩的教育。笛卡尔说:"每一实体皆有一主要属性,如心灵的思维与物体的广延。"现代教育只有广延的教育,缺乏心灵的教育。我们应该有更好的教育,让学生在懂得世界的同时懂得心灵,如此才有同理心,才能理解自我和他人。

康德说:"站在牧师或哲学家跟前学到的普遍规则,甚至从个人经验中学到的东西,都不如美德或圣洁的典范更有效。"康德的话在审美上可以理解为,如果用抽象的方式对孩子讲审美概念,他不一定能懂,要通过具象帮助他发现美的事物。

所以,好的教育应该是导游,带学生先看到动物才学习名字。创造更多机会,带学生到郊外,到自然中,从具象美到抽象美。

教育也不是和学生平等对话,而是仍要强调传统、权威的重要。因为人天性有一种对权威的追求,通过老师的权威让学生达到因信任而产生自愿的服从,是教育最好的样子。

究其根本,初中级教育是为进入成人世界所做的准备。科学知识是实然领域的事实判断,而审美是应然领域的价值判断。所以, 审美不是知识,而是拥有,我们要陶冶学生审美领悟的习惯,增加个性的深度。学校不是教学生谋生的技能,而是告诉学生世界是什么样,回到具体事物,帮助学生获得美感的能力。没有美感的敏感性,就不可能有创造力。科学教育的重心在特殊知识,工具是书本;而美的教育应当是一种直觉的培养,学习领会普遍和整体的概念,认识人生的价值。

不可否认的是,人是生活在现实之中的,审美总是告诉人们好的一面,生活却也有坏的一面,这也是我们教育中应当教会孩子的。审美与生活的区别,亦即理想与现实、价值与事实的区别。但无论如何,人类在生活的同时也须有一种理想,它如同地平线,决定了人类发展的方向、教育发展的方向。也许我们永远无法到达目的地,但只要朝着它的 方向走去,随着地平线的倒退,我们的视野就会逐渐宽广。

当下的审美重建:美育的可能性?

文/易晓明(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当古典社会的桨声杳然远去,审美重建是当下教育的重要议题,我们该如何思考“人之为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重建个体心灵和群体信仰?在具有“超越性”审美体验中,我们体会到“大地上的山水”与“无数远方的人”,进而从具象的美上升到理念的美,从自然人走向理性人,在追求恒定的价值中培养出美的心灵和健全的人性,培养出一个真正完整的人《優教育》杂志社主办"对话人文精神:以审美重建抵达'人之为人'"主题沙龙,南京师范大学易晓明教授与众教育人共论当下的审美重建与美育的可能性。

一种审美化的生活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很多古人登台城怀古伤今,写下伟大诗篇。今天在此地探讨审美话题也着实应景。

我们既然要谈"当下的审美重建",首先可能要思考的是我们失落的是什么。所以,我们应该回到本源,即怎样理解审美,理解美感。

今天,我走过樱花大道与往常带着相机漫步的感受不一样,因为今天我想的是如何把樱花大道的东西带入课堂,这时候更多的是一种理性的思考,少了那种从容、淡定。虽然,樱花还是那个色彩、那个形,但是我的美感体验不如往常。

王阳明曾说"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他是站在自我主体的立场。而 我更赞成的是审美存在于主客体的关系中。于客体,很多人会看到美外在的形象,比如它的色彩、线条,它是否能构筑一种和谐的形式美。于主体,人们会谈感性、理性,审美作为一种认知和把握世界的方式。它更多的是突破、唤醒我们的感知觉。在这个过程中,理性的、经验的,与一些生命历程的东西参与体验进行交流,所获得的一种感受,我们把它称作美感。

那么,审美这样一种认知世界的方式,与科学的、实践的有什么不一样呢?

18世纪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创立美学,提出审美概念。他认为我们已经从科学、道德层面建立起对世界的一种把握,但还缺一种从精神层面的把握,所以他提出美是感性的认识和完善。

康德是一个理性主义者,他通过"无利害感,将审美与实际的欲望、现实的利害关系以及理性的利害感区分开来了,从而也就区分了审美愉快与感官愉悦"。康德讲审美的共通性、普遍性,能够让我们从意义、心灵,从个人、自我、现场走上一种超越的自信。

中国古人所追求的是审美的最高境界。孔子赞同曾晳的志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 咏而归",又有"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之言。这才是超越了庶务之后所达到的境界。

清朝的《浮生六记》描写了作者与妻子芸娘之间如何在平平淡淡的日子中过出一种品位,一种趣味,一种雅洁的生活状态。李渔以 《闲情偶记》系统去谈生活,衣食住行园艺、茶艺等。

这就是中国古人所倡导的一种审美化的生活,它其实带来人精神上的自由,生命的和谐。西方也有著名的哲学家有此论述,杜威在《艺术即经验》中谈到,审美经验和日常生活经验在今天是断裂的。我们好像认为只有去欣赏了艺术作品,坐下来很雅致地喝一杯茶,去做了什么样的审美活动,才是获得一种美感体验。其实,审美经验具有更广阔的内涵,能落脚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处。

审美素养的三个二元落差

法国的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说"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当社会不断发展,我们今天很大的问题是当我们的逻辑理性不断发展之后,却忽略或忘记了审美是人类一种本源的和世界的关系。

比如,各个城市都在搞市容建设,却不免陷入城市特质,文化和历史丢失的同质化。我们喜欢用西红柿炒鸡蛋的颜色做招牌,但是这两种饱和透明度都高的颜色,未必给你一种审美的愉悦感和体验。幼儿园的很多设计,总是用大红、大绿、大紫非常鲜艳的颜色,其实中国道家早就讲过"五色令人目盲"......

挪威安道亚岛的The Whale赏鲸游客中心,外观看起来低调而充满诗意,孤状的石造屋顶不仅融入了周遭的岩岸地形,并且选用当地未做加工的石材,让这座屋顶就跟周围的岩石一样,也会随着时间而爬上青苔。更独特的是,建筑的设计灵感来自观光对象——鲸鱼, 从远处看起来The Whale就像一只鲸鱼的尾巴从海平面上升起一般美妙。

中国也有这样一些在今天依然能给我们带来震撼与美感的建筑。建筑学家王渤先生在设计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时,把中国的 传统的山水、人文、艺术与建筑有机结合,营造中国画里的三远境界——高远、深远、平远。校区的台阶全用长竹条,意想唤醒我们已经缺失的那种对世界的敏锐感知——走在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的路上,重新找回走路的感觉。

我们曾做过近一万份的中国国民的审美素养调查,结合调查以及现实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当代国民的审美素养明显地表现为三个二元落差。

一是浅层审美经验与深层审美经验之间的落差。在当今这样一个超级审美化的世界,刺激调动了现代人的审美感官,让他们在对各种各样美的物品、空间、影像目不暇接的感受和自觉自愿的追求中,过于追求形式的漂亮、寻求感官的刺激和满足,这是浅层审美经验的第一个表征。审美经验的功利化和符号化构成了第二个表征。审美过程的短暂化和审美经验的碎片化是第三个表征。

与浅层审美经验相对应的是深层审美经验。深层审美需要我们停留驻足,去留意审美对象的美好,不仅要看、听,也需要闻、触等其他身体感官的参与,不仅需要以身体感知, 而且需要融入情感、想象,与审美对象进行多次往复交流。经历了从感知形式到把握内在意义的完整过程,一个清晰而完整的审美经验才得以形成。

二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生活态度的审美化之间的落差。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在当今社会,尤其是都市区域已经是一个普遍的趋势。我们已经被包裹在一个被美化的世界里, 比如经典艺术与大众艺术的融合,商品设计和包装越来越漂亮,空间越来越有情调,各种图片、影像越来越炫目.....然而日常生活的审美 化是不是只停留在用美和艺术来装点和丰富生活呢?

当代中国人最经常说的一个字就是"忙”,为生计而忙、为名利而忙、为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而忙,每个人好似上了高速公路,一路追奔下去,没有停留,无视窗外的美景,有的却是心慌、焦虑以及各种亚健康体征。生活态度表现为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价值意义、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利益得失以及自己生活和工作的状态。在很多美学家看来,审美素养就是一种从容闲适、淡泊、整合的生活态度。

三是,审美需要与审美创造能力之间的落差。在中国国民审美素养调查的三个维度中 (包括审美想象、审美通感、审美创造),国民审美创造得分是最低的,表现在国民缺乏审美的想象和创意,以及将创意通过艺术化的手段表达和制作出来的能力。比如,63.7%的国民表示自己”在日常生活或工作或学习中缺少创意”;对于"您在欣赏自然美景时,常常会由一种形象联想到其他更多的形象",54.4%的国民选择了不太符合或很不符合这一描述;57.9%的国民认为自己在听音乐时,不太会或 不会有形象或画面的联想。

国民审美创造知识与技能的缺乏还表现在艺术表达与创作方面。47.1%的国民不擅长或很不擅长任何一种艺术;44.1%的国民不善于或很不善于发现废旧材料的独特之处并将它制作成工艺品或其他物品;41.3%的国民在平时不喜欢或很不喜欢通过文字来记录和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与经历。艺术表达和创作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艺术素养高低的重要指标,国民艺术素养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国民在生活中的审美创造能力。

大美育体系建构

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美育的概念,他说:”有健康的教育,有审视力的教育,有道德的教育,也有趣味和美的教育。最后一种教育的意图是,在尽可能和谐之中培养我们的感性和精神的整体。”席勒为我们指明了两种对美育的不同理解,—种是与体育、智育、德育并列存在的,有着自身独特规律、目的和内容的教育形态,即它是关于 ”趣味和美的教育”;另一种则是把它理解为 "教育”本身的价值取向,"美育即教育",即合理的教育应是使人的感性和精神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而这点恰恰又是审美教育能够做到的价值维度,因为:

第一,既然审美与情感相关,是人的感受,那么美育一定要打通各种感官,在充分地感知、体验美的色彩、声音、形式、形象中不断积累这种情感,人有了这种情感积淀,才可能有想象力、创造力。

第二,美育一定是要引发孩子们将审美对象和自身联系,由外到内激发一种内在的生命体验,产生一种生命感。中国古代讲礼乐相通,乐就是审美教育,给人心灵的震撼之大堪比道德说教,它是用具体生动的形象唤醒学生的感知,在情理交融中感动学生的心灵。

第三,审美最终应该实现人的精神自由,美育其实应该让我们将破碎的平凡的日常经验向完整清晰的经验转化。苏东坡被贬黄州,在极度贫困潦倒的状态,做"东坡肉”,酿”东坡酒”,借了一块官地,因地制宜冬种麦,夏 种稻,”春食苗,夏食叶,秋食果,冬食根”。中国人在谈审美、谈艺术的时候,绝不是在器的层面,而是上升到道德、精神、人格的层面。

2014年,美国颁布了《国家核心艺术课程标准》。他们对艺术的界定是这样的——艺术是交流、艺术是创造性的自我实现、艺术是文化和历史的联系者、艺术是到达幸福的途径、 艺术是社会参与。

这项标准已经完全不把艺术定位在一个技术的层面,而是建造一个大美育概念。一方面有独立性美育课程,现有的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无疑是最为重要的美育实施途径,另一方面有生活美学类课程,内容包括对自我生命、 自然生命等审美体验和思考。

教育哲学家格林曾说:"教育意味着开启—种新的看、听、感觉、行动的方式,意味着培育一种特殊的反思与表达。而审美教育正是这种实现人的完整发展,实现人的认知、知觉情感和想象完整发展的教育。"

在格林看来,美育开启人们一种新的、一种不同的看待、感受、思考世界的方式,而且越是积极地感受,全身心地参与,人们就越能够发现更多、感受更多。这些丰富的感性和理性和谐交融的审美经验可以帮助人们寻求与他人、与世界更好的联系,寻求个人的根基,更好地理解自我,以至于打破枯燥、被动、厌倦的生活,从而去建构新的意义,发现一个充满色彩声音和不确定的新的世界。

本文根据景凯旋教授、易晓明教授在《对话人文精神:以审美重建抵达“人之为人”的教育優教育思想力沙龙上的演讲整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優教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